VR硬件厂商DPVR近日推出G系列智能眼镜六款新品——G1至G6,其中G1和G2已开启销售,起售价仅39.99美元。这不仅是DPVR从沉浸式头显向轻量化穿戴的首次扩展,更在AI智能眼镜赛道注入多价位选项:从基础蓝牙音频到全栈视觉+语音交互,瞄准日常免提感知需求。
这一动作的深层意义在于,DPVR正借VR光学与显示积累,填补AI眼镜中低端空白。作为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的全球第五大VR头显供应商,DPVR的跨界并非孤例,而是行业从封闭VR向开放AI穿戴迁移的缩影。新品强调“Diagram”(图像识别)和“Dialogue”(对话AI),让用户通过8MP摄像头实时解析物体、场景,并以自然语言获取上下文信息——这在户外导航、购物辅助或残障辅助场景中,潜力直指高频使用。

规格细节:从硬件到AI能力的梯度布局
G系列以Allwinner V821芯片为核心(G1/G3/G4/G5/G6型号),内置4GB存储和64MB DDR,支持3264×2448照片分辨率及1600×1200视频录制,其中G1/G3/G4/G6还配备图像稳定功能。双扬声器+麦克风阵列覆盖音乐、通话与语音提示,290mAh电池实测音乐播放6-7小时,连续录像45-55分钟。G2作为入门款,仅蓝牙连接无AI与摄像头,定位纯音频设备。
为实现全功能,用户需搭配HeyCyan或DPVR Glasses App(Android 9.0+ / iOS 10.0+),这暗示DPVR正构建跨平台生态,而非封闭系统。DPVR官方称,此系列“提升日常互动”,光学技术源于VR经验,确保轻量化设计(未公布具体重量,但强调“时尚舒适”)。

定价策略进一步凸显野心:G1优惠价89.99美元、G2 39.99美元(官网限时),G3/G6将于11月、G4 12月上市,G5推至2026年,后续价格待公布。这种梯度发布时间表,像是在测试市场反馈,同时避开节日高峰的供应链压力。
VR根基与市场脉动:跨界背后的产业链逻辑
DPVR的底气源于VR赛道的积累。公司强调将继续投入头显研发,同时将光学、显示与空间计算技术反哺智能眼镜。这与当前趋势共振:Counterpoint指出,2024Q3全球VR市场下滑4%,但AR眼镜预计2025年反弹。多家厂商从VR/MR转向AI眼镜(如Pico、Even Realities),核心驱动是AI算法下沉至边缘设备,提升隐私与响应速度。
在产业链侧,DPVR选择Allwinner芯片(国产低功耗SoC)而非高通,降低成本门槛,或吸引新兴市场用户。但挑战犹存:无显示屏的“盲眼镜”模式依赖手机App,交互不如Ray-Ban Meta般直观;隐私议题下,摄像头实时上传需合规优化;续航与算法精度,在弱光或复杂场景的考验才刚开始。

展望中短期,DPVR G系列可能撬动入门级AI眼镜份额,尤其在教育、旅游与生产力场景。若App生态扩展顺利(如集成更多LMA模型),它能从“VR旁观者”转为“AI眼镜布道者”。但功能碎片与竞品迭代风险不容忽视——Meta、Xreal等高端玩家正推全息显示,DPVR需在价格优势外,快速迭代AI准确率。
DPVR此举提醒我们,AI智能眼镜的未来不止于视觉叠加,而是VR沉浸经验向现实增强的隐秘桥梁。读者若跃入这一入口,或许会发现:一副99美元眼镜,正悄然重塑“抬头看世界”的方式。
参考来源:
- Auganix.org报道:DPVR Expands Into Smart Glasses(2025-11-20,作者Sam Sprigg)
- DPVR官网产品页
- Counterpoint Research VR市场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