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 CES 2025 的智能穿戴区,Even Realities 以全新 G2 智能眼镜 与 R1 智能环 抢占了众多媒体的聚光灯。与去年凭“外观即穿戴欲”的 G1 相比,G2 在保持时尚轮廓的同时,彻底升级了交互方式、光学表现以及续航能力,直接触碰了“智能眼镜究竟该怎样落地”的行业痛点。
从硬件细节来看,G2 的重量压缩至 36 克,比 Meta Ray‑Ban Meta Smart Glasses(约 50 克)轻约 30%。机框的上部略微平坦化,视觉上更贴合面部曲线,却没有牺牲结构强度。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侧镜腿尖端的 触控帧:一块类似 iPhone 摄像头按钮的触摸面板支持滑动、双击、长按等手势,且隐藏于耳后,使用时几乎不可见,极大提升了社交场景下的低调感。

在显示技术上,Even Realities 引入了 HAO 2.0(Holistic Adaptive Optics) 光学引擎和 3D 空间层显,实现了信息的前后层分离——快讯弹窗位于视线前方,笔记与导航等持久信息则悬浮在背景层。全绿矩阵字体保持了低功耗的同时,通过新引擎的亮度与色彩校正,让画面在光线变化或运动中依旧清晰自然。

在智能功能层面,Even Realities 将 “眼上手表” 的概念进一步深化。用户可以在镜片上直接浏览日程、待办、股票或实时翻译,甚至使用 Teleprompter 读取脚本。全系功能仍依赖配套手机 App 进行计算,眼镜本体仅承担显示与轻量交互,这使得机体保持薄型、轻量的同时,避免了本地算力带来的发热与功耗压力。值得一提的是,G2 的 Even AI 引擎据称处理速度提升至原版的三倍,配合新增的 Conversate 实时对话助理,让用户在商务会议或日常社交中得到低调的文字化回应。

R1 智能环 则为 G2 的交互增添了另一种可能。环体采用氧化锆陶瓷与不锈钢混合打造,佩戴在食指上后通过触摸面板实现与眼镜同等的滑动、点击与长按操作。换句话说,用户在不触碰眼镜本体的情况下,仍可完成所有 UI 操作;这在需要保持手部清洁或进行运动时尤为实用。R1 还内置生物传感器,提供 生产力评分 与基础健康监测,尽管深度仍待提升,但已足以满足轻度健康提醒的需求。

续航方面,Even Realities 给出了业界领先的数据:单次充电可持续两天使用,配合随盒附带的磁吸充电盒可额外提供 6‑7 次完整充电,理论上用户可在 两周 内无需插电。相较于多数同类产品仅能维持数小时的使用时长,这一突破有望化解消费者对智能眼镜“电量焦虑”的顾虑。
在定价与渠道上,G2 目前在官方站点以 $599 起售,提供灰色、棕色和绿色三种配色;R1 环售价 $249,且购买 G2 时可享受配套配件 5 折 的限时优惠。结合其轻量化设计、社交友好型外观以及全套生态协同,Even Realities 正在尝试构建一种低门槛、可持续的“眼上手表”生态链。
从行业视角审视,G2 的出现为智能眼镜赛道注入了 “硬件+生态” 双轮驱动的案例。它没有采用摄像头或扬声器,规避了隐私争议与社交尴尬;而是把重点放在 信息即时呈现 与 极简交互 上,形成了与 Apple Watch 相似的被动式价值输出。若后续能够在 声音反馈(如内置小型扬声器)以及 更深层健康监测 上进一步迭代,或将为 G3 甚至更远的版本打开更广阔的用户场景。
结语:在智能穿戴的竞争激烈、技术路径分化的当下,Even Realities 的 G2 以“轻、久、低调”三大卖点重新定义了智能眼镜的可接受度。它证明了即便不追求全功能摄像或高保真音频,依托精准的显示与流畅的交互,同样可以让用户在不打断日常的前提下获取信息、提升生产力。未来,随着生态伙伴的进一步加入以及硬件成本的进一步压缩,G2 有望从“小众先驱”迈向“大众落地”。
参考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