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的发布会上,蚂蚁集团旗下的Ant International宣布,Alipay+ GlassPay已实现全球首个虹膜认证功能,正式将“眼球一瞥”变为支付凭证。该方案与小米和魅族两大智能眼镜厂商同步落地,标志着AR硬件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
这不仅是技术的叠加,更是支付安全范式的重塑。过去,Alipay+ GlassPay已通过 AI 驱动的语音指纹和意图识别实现免密支付;新增的虹膜验证一次比对260余个特征点,配合活体检测,在光线变化、照片或3D面具攻击下仍能保持高可信度。一次凝视,即可完成支付,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结账流畅度,也为商家提供了更高的交易成功率。
技术层面,虹膜验证依托Ant的gPass框架——业内首个面向智能眼镜的可信连接技术。gPass为开发者提供统一的加密密钥管理和端到端安全套件,使硬件、AI算法与支付服务在同一安全域内协同。与此同时,Alipay+ GlassPay 仍保留声纹、语音指令等多模态验证,以实现“用户可选、环境自适应”的灵活安全策略。正如Ant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彭阳所言:“我们在确保隐私的前提下,把更多能力前移到本地侧,构建真正的零接触、实时支付体验。”
从产业链视角看,随着IDC预测2024‑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近七倍增长至1870万部,硬件厂商正争抢“智能入口”话语权。小米将此视为AI终端战略的关键一环,魅族则强调安全防护是实现“技术隐形”背后的必备支撑。两者的快速落地,帮助Ant在亚太地区构筑首批可商用的AR支付生态。与此同时,支付宝生态已覆盖1.8 亿用户、100 万商户,单一接入即可打开跨境、跨渠道的支付网络,为合作伙伴提供即插即用的增长工具。
然而,技术创新也伴随监管挑战。欧洲GDPR与部分亚太地区的生物特征数据规定要求企业在本地存储加密密钥、提供透明的权限说明。Ant在官方声明中明确,将与设备制造商、数字服务提供商共同遵循当地合规要求,确保虹膜数据的“加密‑透明‑可审计”。正如魅族XR业务负责人郭鹏所指出:“技术越隐形,安全保障越需要被看见。”
展望未来,虹膜支付的落地可能触发更丰富的商业场景——从试穿即买、即时叫车,到线下门店的无感结账,均能在单一视野中完成闭环。若生态伙伴继续深化 AI 场景感知和商品推荐的协同,智能眼镜有望从“新奇玩具”跃升为日常消费的“第二屏”。但如果不同地区的合规壁垒导致功能碎片化或用户信任缺失,技术的普及速度仍可能受限。在安全与便捷的赛道上,Ant International正以虹膜验证开启新一轮的竞争与合作格局。

参考来源
- Ant International 官方新闻稿:“World’s First Iris Authentication Feature in Smart‑glasses Payment Solution”
- IDC 《The Rise of Smart Glasses, From Novelty to Necessity》, 2025‑07‑21
- 小米智能眼镜官方声明(2025)
- 魅族 XR 业务负责人采访(2025)
- 彭阳,Ant International CEO,2025 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 讲话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