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的线上发布预告中,逸文科技(Even Realities)以一段精心剪辑的预热视频拉开Even G2的神秘面纱,宣告这款第二代AR眼镜将于11月12日正式亮相。视频中,G2的外观沿袭了G1的轻薄轮廓,却在光学模组上突显“单绿光MicroLED+光波导”双核组合,暗示在显示清晰度与视场扩展上完成重要迭代。

自2023年在深圳科创园落地以来,逸文科技凭借“AI+光学”双引擎快速崭露头角。2024年完成四轮融资,背书方包括青山资本、红杉中国、鼎晖投资及Monolith等重量级机构,估值已突破数亿美元大关。资本的持续注入让公司在研发投入与供应链布局上拥有前所未有的宽裕空间,为G2的硬件升级提供了坚实后盾。
前代Even G1虽在2024年以“640×200像素、20°视场、最高亮度1000 尼特、刷新率20 Hz”奠定了技术基准,但其核心卖点在于针对近视用户提供的98%透光率处方镜片服务,这一细分打法成功让G1在专业展示与日常佩戴之间找到了平衡。业内人士指出,G1的市场表现为后续产品的渠道渗透和用户教育打开了第一道大门。

进入G2阶段,逸文科技计划在三大维度实现突破:
- 色彩表现:从单色MicroLED向多色调迁移,让AR图像在自然光下仍保持鲜活。
- 视场扩张:目标将FOV提升至25°以上,以适配更丰富的工业与消费场景。
- 算力提升:搭载新一代低功耗NPU,实现本地化AI推理,进一步降低对云端的依赖。
“我们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把更多能力前移到本地侧,”一位技术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该表态映射出当前AR行业在数据合规与真实场景可用性之间的微妙平衡,也暗示G2将在本地计算与云协同上提供更细腻的粒度选择。
从产业链视角观察,MicroLED的良品率提升与光波导制程的成熟度已进入商业化临界。2025年上半年,业内多家晶圆代工厂公布了单颗粒良率突破30%的数据,意味着像G2这样依赖高亮度微显示的设备在成本与规模上将迎来新一轮下降。与此同时,光学模组供应商开始布局“可定制化光波导”,为不同FOV需求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这对逸文科技的后续产品线扩展产生了积极信号。
然而,AR眼镜的“碎片化”仍是行业难以回避的隐忧。不同地区对摄像头与人脸识别的监管差异,使得同一硬件在全球发布时往往需要多套固件与功能限制。若G2的功能在欧洲、美国与亚太地区出现显著差异,可能导致用户体验不一致,进而影响品牌统一性。
综观全局,逸文科技凭借资本加持、技术迭代与细分用户服务的三位一体布局,在今年的AR赛道上形成了难得的“硬件+算力+生态”闭环。Even G2的正式亮相不仅是对G1成功的延伸,更是对MicroLED光学技术商业化路径的有力验证。未来,随着供应链成本持续下降与本地AI算力的提升,AR眼镜有望从“概念机”迈向“日常佩戴”,而逸文科技可能在这场转型中占据关键制高点。
参考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