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就是能戳人的那句话:走在上海进博会的人群里,你可能会被一副看似普通的眼镜吸引——它既能配处方镜片,又能在你耳边悄悄放大世界的声音。

展台人群里传出的第一句吐槽是“看起来像普通眼镜,戴上才知道不一样”。这正是依视路陆逊梯卡想要的效果——把功能做成日常配饰,把助听器的羞耻感降到最低。集团大中华区专业视觉健康总裁林国樑在现场强调:“创新深植于集团基因,Nuance助听眼镜是视听融合的成果,有望改善全球超10亿轻至中度听损者的生活质量。”

把问题先说清楚:全球约有12.5亿人存在轻度到中度听力损失,但传统助听器的外观、舒适与定价问题让渗透率低迷,市场缺口被估算为83%。在中国,受影响的人口约2.5–3亿,占比约18–21%,这是一个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池。依视路这次不是单纯卖硬件,而是把“视觉+听觉”的服务链条一并打通,瞄准消费级采用率。

技术说明简明版:Nuance采用“开耳式”(open-ear)听力方案,镜腿内置定向麦克风阵列,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把目标方向的声音提取并输出到微型扬声器,重点在于保留环境感知同时降低对话疲劳——也就是说,你既能听到前方的讲话,也不会被整个世界放大成噪音。现场工程师演示中,嘈杂展厅里对话清晰度显著优于同价位传统助听器。

体验设计是它的另一张牌:音频模块“几乎完全隐形”,镜架走时尚路线,重量与佩戴舒适度接近普通眼镜,支持处方镜片并兼容iOS/Android、APP与遥控器控制。出厂四档预设让非专业用户“开机即用”,加上无线充电与“长续航”声明,明显瞄准日常长时间佩戴场景。(现场演示并未公布具体小时数,但官方资料宣称续航表现优于多数传统助听器。)
商业模式和监管路径同样是这款产品的加分项:今年2月Nuance已在美国获FDA批准并通过CE认证,在美欧多个市场上市并获媒体与行业奖项(包括《时代》周刊“年度发明”、CES创新奖、德国iF设计奖等),说明从合规到市场化已经走了一大步。依视路计划通过光学渠道、传统助听器渠道与自有零售网络三条腿并行,把产品快速带入中国市场。
但机会与风险并存:把助听功能嵌到时尚眼镜,确实可能提升接受度,但也会触发隐私与监管的连锁反应。开耳式拾音意味着用户在公共场景可能更频繁记录或放大他人声音;在欧盟与部分北美城市,对照片/音频采集的法律约束正变得更严格。行业专家在现场私下提醒:若不在设备端与使用场景上做明确提示与边界设计,商业化推广会遭遇阻力。
这款产品更像是一种“生活工具”而非医学象征,能否真正提升渗透率取决于价格、维修与服务网络的铺设,以及能否与眼镜配镜流程无缝对接。依视路有渠道优势,但市场教育、医保/报销政策、专业验配支持仍是需要攻克的三座大山。
最终的结局会怎样?短期看,Nuance助听眼镜有望成为“愿意承认自己听力问题”的人群的低门槛入口,推动消费级渗透;中长期,则取决于价格下探、医保覆盖与隐私监管的平衡。你会把助听功能装进日常的眼镜里,还是仍然愿意用传统助听器和医疗渠道?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更在意哪一点:外观、价格、还是隐私?
参考来源:
- 依视路陆逊梯卡 / Nuance Audio 产品发布图文与资料(进博会现场) | https://up.itheat.com/upload/article/2025/11/07-a54139fbb79679b05dc5066f6d84e5e4.png | 2025-11-07
- 依视路陆逊梯卡 产品图片与技术说明 | https://up.itheat.com/upload/article/2025/11/07-e348951488ca58656bdaa0a8479dae08.png | 2025-11-07
- FDA 医疗器械数据库(通用查询) | https://www.fda.gov/medical-devices | 2025-02(Nuance获批时间)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官网) | https://www.ciie.org | 2025-11-07
- CES 与 iF 奖项简介(公共信息) | https://www.ces.tech / https://ifdesign.com |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