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在“双十一”黄金窗口以2199元的优惠价推出小度AI眼镜Pro,单日订单即达千件,次日即可发货。作为国内第二家实现AI眼镜商业化的互联网巨头,百度这一步骤标志着从概念实验到落地消费的关键转折,也让“AI拍摄”成为今年智能硬件的核心卖点。
小度AI眼镜Pro定位为AI拍摄眼镜,与小米同类产品在功能侧高度相似,却未涉足更成熟的AR渲染。其主打的1200万像素广角摄像头、1440p/30fps视频、五麦克风阵列以及自研EIS防抖算法,足以支撑日常记录与运动场景。重量仅39克,配合可替换的墨镜或光致变镜片,兼顾轻盈佩戴感与时尚需求。
在价格层面,小度AI眼镜Pro的2199元介于阿里夸克AI眼镜S1的3329元(原价4699元)和小米AI眼镜的1691元(原价1999元)之间,形成了清晰的“中高端”区隔。对比之下,夸克更倾向于“全功能AR+AI”定位,配备更高分辨率摄像头和更繁复的传感器阵列;小米则采用轻度补贴策略抢占首批入门用户。百度的策略是以AI拍摄+多模态大模型为核心,通过即时翻译、AI识物、AI备忘等应用深化日常使用场景,试图在功能深度与价格平衡上找到突破口。
软件层面,小度AI眼镜Pro内置多模态中文大模型,支持拍照、听歌识曲、AI翻译(中英双向、3秒出字幕)以及AI备忘。在旅行或会议中,用户只需轻点眼镜,即可完成物体识别或重点摘录;在音乐场景,眼镜可自动识别环境并匹配氛围歌单,进一步提升“佩戴即服务”的沉浸感。此类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自研ENC语音降噪 + 五麦克风阵列的高保真通话能力,配合开放式防漏音扬声器,实现近似免提的自然交互。
不过,产品细节仍有待观察。官方页未明确公布电池续航,仅标示173mAh容量、配套智能眼镜盒充电,推测待机可达数十小时、连续聆听约5小时。相较于去年概念版的56小时待机,实际使用时长仍是消费者关注的关键变量。另一潜在风险是隐私合规:AI摄像头与多麦克风的组合在公共空间的录音录像功能,已在欧美市场触发监管讨论,百度需在不同地区提供细粒度的权限管理与本地化数据处理方案。
从产业链视角看,摄像头模组、ISP芯片、低功耗MCU以及光学镜片均已实现国产化供应,降低了整体成本并提升了供应链韧性。与此同时,百度自研的大模型与算法平台为硬件提供差异化的功能入口,也为后续的软件迭代和 OTA 升级留足空间。供应商透露,当前产能已提升30%,以配合“双十一”期间的订单高峰,这意味着短期销量有望突破传统智能穿戴的增长瓶颈。
未来展望:AI眼镜赛道仍处于“早期竞争阶段”,但随着硬件成本下降、AI 能力本地化以及生态合作的加速,产品形态正从“概念玩具”向“日常必备”转变。百度若能在数据安全、跨语言翻译实时性以及场景化内容分发方面持续迭代,将可能抢占中高端用户的忠诚度;而对手如阿里、华为则可能在AR 显示与企业定制化解决方案上继续施压。行业观察人士认为,AI拍摄+多模态交互是今年消费智能硬件的实用落地路径,且有望在教育、旅游、企业会议等细分场景实现商业化突破。
参考来源
- 智东西 2025年11月10日《小度AI眼镜Pro正式开售,售价2199元》36氪
- 36氪《阿里夸克AI眼镜S1双十一发货价3329元》
- 36氪《小米AI眼镜双十一优惠至1691.1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