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智能眼镜赛道热度飙升,Meta新品抢购一空
2025年,AI智能眼镜成为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赛道之一。10月,Meta与Ray-Ban联名的最新款智能眼镜在全美门店被迅速抢购一空,Meta首席技术官透露Ray-Ban Meta Display试戴预约已排满至11月。与此同时,苹果也在加紧研发针对性的智能眼镜产品,计划于2026年推出无显示屏设计的智能眼镜,重燃消费者和产业界的关注。
中国供应链:全球AI智能眼镜产业链的关键支撑
根据美银证券最新报告,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超过80%的厂商来自中国,涵盖从摄像头模组、光学镀膜、微机电系统(MEMS)、电池到整机组装等关键环节,全球市占率均超过50%。这一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赋予中国厂商在AI智能眼镜产业中无法替代的竞争优势。
舜宇光学科技战略分析高级经理赵悦纳指出,中国优势不仅是单一环节,而是全链条整合与快速交付能力的系统提升。同时,歌尔股份作为Meta默认代工厂,其2018年启动的光波导技术研发使其在核心器件的规模化量产中稳居世界领先地位。
资本市场反映产业热度,重点上市公司涨幅近90%
资本市场也对AI智能眼镜持乐观态度。歌尔股份自2025年4月以来股价上涨近90%,水晶光电和舜宇光学涨幅分别超过60%和50%。这三家公司分别在整机代工和光学核心技术方面积累深厚实力,是资本市场中的AI眼镜重要标的。
从跟跑到领跑:中国制造的质变与技术升级
过去15年,中国智能眼镜制造业不仅在产量上实现飞跃,更重要的是技术含量持续攀升。XREAL创始人徐驰表示,国内部分企业已实现价格、性能和可靠性远优于海外竞争对手的质变。舜宇光学科技通过由OEM到JDM(联合设计制造商)的转型,逐步获得了技术话语权。
产业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以后,研发投入持续深化。舜宇光学科技自2018年至2024年间研发支出累计超170亿元,年均投入占营收7%,政策支持也为自主创新提供助力。
2027年可能成为AI智能眼镜的“iPhone时刻”
业内普遍看好2027年作为AI智能眼镜的关键爆发点。届时,空间计算与光学显示技术将成熟,搭配原生AI操作系统,AI眼镜或真正实现替代手机的突破。Meta以73%市场份额稳居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龙头,其Ray-Ban Meta智能眼镜销量已经突破200万台。
然而,当前行业仍面临交互体验、算力、续航和重量的“行业痛点”。重量问题尤为突出,现有设备远超普通近视眼镜重量标准,用户长时间佩戴仍存在障碍。交互方式也亟需从“手势”和“语音”向更自然的方式演进。
AI专家徐驰表示,随着操作系统的完善,硬件和传感器技术将快速更新,带来“无感”智能交互体验,终端形态或将超出预期。
结语
2025年,AI智能眼镜迎来技术爆发与市场热潮,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机会。全球产业中的中国供应链不再是简单代工,而是从制造到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全面跃升。未来两三年,将是AI眼镜人机交互体验和工业生态快速成熟的关键期,2027年或将迎来行业划时代的“iPhone时刻”。
图片来源
- 用户试戴AR眼镜 © 采访对象供图

- Meta智能眼镜拆解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