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 Realities在本周的闭门发布会上,抛出两款新品:G2智能眼镜和R1智能指环。G2以75%更大的微型LED投射屏、轻至36克的钛镁合金框架以及IP67防尘防水,彻底抛弃摄像头与扬声器,只保留“看”与“交互”。同场发布的R1指环则兼具手势控制、心率与血氧监测,并可直接在镜片上呈现信息。两者合售仅需599美元+249美元,首发当天即提供配件五折优惠。
“我们把核心能力前置到本地,确保在不泄露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实时字幕与翻译,”CEO Will Wang在现场的采访中强调,这也是对Meta“把脸变电脑”路线的直接回击。
— 来源:Wired(2025‑11‑12)
更大、更轻、更懂你
G2采用Even HAO 2.0光学系统,结合微型LED投射、梯度波长调节与高分辨率镜片,实现双层显示,亮度与运动稳定性均提升。重量从上一代的44克降至36克,提供平板式镜框与矩形两种轮廓;镜片度数范围覆盖‑12至+12屈光度,兼容高低视力用户。官方声称单次充电可使用两天,配套充电盒还能额外提供七次完整充电,R1指环的续航约四天。

功能与交互:从语音到指环
G2不配摄像头,却通过“Hey Even”唤醒本地AI,支持即时字幕、双语翻译、导航与待办提醒。通过R1指环的轻点或滑动,即可在镜片上切换应用,甚至在不取手机的情况下查看心率、血氧等健康数据。虽然目前健康数据的同步仍有卡顿,且App常显示电量为零,仍显“功能尚未成熟”,但其将健康监测与视觉交互合二为一的尝试,为后续生态开放奠定基础。
生态与生态圈
Beyond硬件,Even Realities正搭建“Even Hub”,计划让第三方开发者为G1/G2打造专属功能。公司已在全球350家高端眼镜店铺投放G1,并在美国、欧盟展开零售布局。对标Meta的Ray‑Ban Gen 2以及Google、Samsung的XR平台,Even定位自己为“智能眼镜的Tesla”,以“轻量+本地AI+可扩展生态”拉开差距。
隐私与合规的硬约束
在欧洲与部分美州,法律要求对摄像头与个人数据进行更严格审查。Even明确表示,除非用户主动授权,所有录音与视频均不上传云端;R1的血氧传感器亦采用本地处理。此举在面临Meta“摄像头争议”时为品牌赢得一定信任,但也意味着在某些地区仍需对功能做出限制。
市场格局的微调
Meta的Ray‑Ban系列仍占据高端市场份额,Google与Samsung正加速Android XR布局,Apple或将于2026年推出Vision Pro后进入竞争。但Even凭借“无摄像头+低价+可配指环”组合,瞄准对隐私敏感、对镜片度数需求多样的用户群体。目前已有350家精品店上架,且已启动多渠道线上预售,显示企业正从“暗沉测试”转向“快速占领细分市场”。如果它能够在2026年前实现产能翻番并解决R1的健康数据bug,或将把“智能眼镜”从点缀产品推向日常必备。
展望
从技术层面看,G2的显示技术与本地AI算力提升为智能眼镜的“即插即用”提供了可能,若配套的开发者生态(Even Hub)能够吸引第三方内容,未来可望从“通知+字幕”向“工作助理+创意工具”进化。风险方面,产品仍受限于镜片度数适配、健康传感器准确度以及不同地区的隐私合规差异,短期内仍需在软硬件迭代与监管对话之间寻找平衡。
参考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