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正在加速研发首代 Apple Glasses,计划在 2026 年 与 Ray‑Ban Meta AI 眼镜正面交锋。根据 MacRumors 报道,Apple 已将 Vision Pro 项目资源部分转向智能眼镜,以求在硬件、交互和生态三端实现“快速迭代”。这一次,Apple 不是单纯追随已有的 AR 形态,而是用 升级版 Siri 与自研芯片打造“隐形助手”,让眼镜本身成为 iPhone 的延伸。
从设计层面,Apple 将提供多款镜腿材质与配色,首次在消费级 AR 眼镜中引入高度的时尚可选性。虽然官方尚未公布厚度或电池布局,但业界普遍认为 Apple 将继续走“超薄+外置电源”路线:核心处理单元(预计基于 Apple Silicon)和视觉 AI 模块仍需靠 iPhone 供电或借助磁吸式电池舱实现续航。Siri 的全新语音模型(预计于 2026 年春季在全系设备同步上线)将为眼镜赋予“随问随答、即时翻译、音乐播放”等功能,兼容 Apple Watch 与 iPad 的跨设备协同。
功能预期同样值得关注。MacRumors 的泄露暗示,Apple Glasses 将具备 视觉智能(Visual Intelligence):通过摄像头实时识别植物、动物、地标,并在用户视野中提供语音描述;支持通话、视频录制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场景问答。与 Ray‑Ban Meta 的“透明显示屏”不同,Apple 似乎选择 “无屏” 方案,仅在需要时通过 iPhone 的屏幕投射信息,以降低功耗并保持视觉沉浸度。此举暗示 Apple 更倾向于“语音+感知”而非“全息叠加”,与其一贯的极简交互哲学相契合。
生态层面,Apple 明确要求 iPhone 必须保持同步,意味着眼镜将成为 iOS 生态的“第二显示”。这不仅为开发者打开了全新的 AR 场景入口,也让 Apple 能够在硬件与服务之间实现更紧密的闭环:从 Apple Pay 到 HealthKit,从实时字幕到增强导航,所有能力都将在同一生态下统一计费与隐私管理。业界观察人士指出,这种“一体化”模式可能形成 “生态锁定”,对竞争对手构成壁垒。
然而,隐私与合规 将是 Apple Glasses 能否顺利落地的关键拐点。透明摄像头的持续存在必然触发欧盟 GDPR 与美国州级隐私法的严格审查。Apple 已在 WWDC 2024 中承诺“本地化处理”和“明确权限提示”,但在公共空间拍摄与面部识别方面仍需跨国监管协调。如果 Apple 不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统一的隐私体验,功能差异化将导致产品碎片化,这对用户接受度和品牌声誉均是潜在风险。
从产业链视角看,Apple 的入局将进一步刺激 微型光学模组、定制硅片和低功耗传感器的需求。供应商如 Largan Precision 与 AMS 已在 2025 年初确认扩大产能,以匹配预计 2026 年的订单峰值。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 AR 硬件的热情呈现 “分化”:传统 AR 头显厂商的估值在 2024 年后出现回落,而专注轻量化眼镜的初创公司则迎来新一轮融资高峰(如 2025 年 3 月的 X‑Vision 200 万美元种子轮)。
总的来看,Apple Glasses 的推出并非“一夜成名”,而是 “硬件+AI+生态” 三位一体的系统创新。若 Apple 能在 2026 年实现“软硬件同步、隐私合规、时尚轻量”的全方位平衡,便有望将 AR 硬件从“概念玩具”升级为“日常配件”。反之,若产品在续航、屏幕交互或监管合规上出现短板,竞争格局仍可能被 Meta、Google 与国内厂商抢占。

未来的关键观察点包括:iPhone 与眼镜的低延迟连接方案、Siri AI 模型的本地化推理能力、以及全球主要市场的合规审批进度。随着 2026 年发布季的临近,这些变量将决定 Apple 是否能够在 AI 眼镜赛道上写下新的“标杆”。
参考来源
- MacRumors:《Apple Glasses可能在2026年发布,已将Vision Pro资源调配至此》链接
- Times Now Digital:《Apple Smart Glasses Coming In 2026 To Rival Ray‑Ban Meta, Here’s Everything We Know So Far》链接
- Apple 官方新闻稿:《Siri迈向AI时代,Spring 2026全系设备同步升级》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