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的Meta Vanguard发布会后,T3的Matt Kollat对这款“运动型智能太阳镜”给出了“大胆、工艺精湛,却仍未准备好进入主流市场”的结论。售价$499、IP67防护、12MP超广角相机与Meta语音助手的组合,让它成为2025年最受关注的AI眼镜之一,却因为缺少关键的显示功能和影像表现不佳,被视作“一场炫酷的演示”而非“必备装备”。
在实际使用中,Vanguard的光学表现和佩戴舒适度是其最大卖点。Oakley标志性的Prizm镜片提供出色的对比度,包覆式镜框在高速骑行或跑步时几乎零晃动,重量约66 g(含充电盒总重326 g),虽比普通太阳镜重,却在运动场景中保持稳固。相机位于鼻梁中心的12MP超广角模组(122°视角)支持3K/30fps、慢动作与超时差拍摄,配合五麦克风阵列和开放式扬声器,能够在嘈杂的户外环境中实现清晰的语音控制和音乐播放。电池续航官方称“典型使用”可达9 小时,音乐播放最长6 小时,充电盒可再补充36 小时,20分钟即可充至50 %。
然而,功能短板让这把“高配”眼镜难以说服理性消费者。首先是缺少任何形式的HUD——即使是最基础的跑步配速、心率或导航信息只能通过语音播报,无法在视野中心直观呈现;在同价位的Engo 2等竞争产品已提供实时数据叠加的情况下,这一缺失显得尤为致命。其次,相机画质仍落后于专用运动相机(如Insta360 GO 3S、DJI Nano),在动态范围、低光表现以及防抖细腻度上均未达到专业级别。再者,Garmin/Strava的集成虽然概念新颖,却只能在用户手动触发下记录活动,且仍需配合手机或手表完成完整的数据同步,使用流程与单一智能手表的“自动语音提示”相去甚远。
从产业视角看,Vanguard的出现恰逢“智能眼镜从概念走向消费化”的关键窗口。Meta在AI助理与社交生态上的资源、Oakley在光学与运动防护上的品牌基因,为双方提供了跨界协同的实验田。供应链层面,镜腿传感器模组与防水外壳的批量化生产已经进入规模化阶段,预示着2025年后半年的AI眼镜产能将迎来显著增长。与此同时,隐私合规压力仍在加大——IP67防护固然满足户外使用需求,但欧盟的GDPR对音视频数据的本地化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Meta在本地AI推理上的进展将直接影响这类产品的合规上市速度。
综上,Oakley Meta Vanguard是一把锋利却不够锋锐的“试金石”:它展示了运动光学与AI交互的可行路径,却因缺失显示层、影像竞争力不足以及生态集成不够流畅,仍难以成为大众佩戴的首选。若未来版本在镜框中加入微型投射HUD、提升相机感光元件并深化与Garmin等运动平台的无缝同步,配合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才有望从“炫酷概念”跃升为“市场标配”。
参考来源:
- T3 《Oakley Meta Vanguard评测:时尚、强大,却不够成熟》https://www.t3.com/active/oakley-meta-vanguard-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