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与 Ray‑Ban 联手的 Display 系列 再度点燃智能眼镜热潮——仅在零售平台即告售罄,累计销量已突破 200 万台。这一爆发并非偶然,背后是一条从光学元件到 AI 算法的全链条协同:国产光学企业智革科技(Zhige Technology)以突破“彩虹散射”的专利技术,让 AR 眼镜的重量和厚度逼近普通眼镜;IDC 预测 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将达 1451.8 万台,同比增长 42.5%,并有望在 2029 年突破 4000 万。
Meta 的成功在于把“硬件参数”降到次要,转而强调 “佩戴体验”。售价 799 美元的 Display 系列虽然定位高端,却凭借轻盈的外形(仅 3 克、0.5 mm 玻璃厚度)和“无彩虹”光学处理,快速俘获年轻消费群体。Wellsenn XR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AI 智能眼镜 94% 为摄影类产品,几乎全部来源于 Meta 单一机型,足以说明其生态闭环的强大吸引力。
国产光学供应链同样迎来资本热潮。智革科技自 2019 年成立以来,已完成 两轮超 1 亿元人民币 融资,背后有小米、OPPO、华虹半导体等产业巨头坐镇。其创始人孟祥锋在接受《盈科》专访时指出:“今年订单均在 10 万套以上,单笔最高已突破历史纪录”,并透露公司已在 2023 年建成首条全自动衍射波导大规模生产线。该公司研发的 “虹彩‑零”技术 通过特殊光学设计将彩虹散射角度偏移,使 95% 场景下用户感受不到彩虹条纹,光学透光率更高达 98%‑99%,与高端光学镜片相媲美。
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在本月深圳光电博览会上得以体现。现场展出的基于智革波导的样机,仅凭黑色塑料框架便实现了 “真实世界+投射文字” 的混合视野,重量与普通眼镜相差无几。孟祥锋强调:“光学模块占整体成本超过 40%,是制约消费级 AR 关键”,因此公司将 “用户体验” 置于技术指标之上,力图在 85 分以上的佩戴舒适度与 70 分左右的光学表现之间找到平衡。
行业竞争同样激烈。Quark AI 眼镜在 10 月 24 日零点于天猫旗舰店开启预售,首日即被抢购一空;而 Rokid 通过众筹募集 361.4 万美元,刷新 AI/AR 眼镜融资纪录。与此同时,传闻称 Apple 计划在未来 12‑16 个月内首发 “无屏”智能眼镜,预计将从「显示」转向「感知」层面与 Meta 形成分化竞争(来源:行业内部消息)。
从宏观视角审视,当前的智能眼镜市场已从概念验证的“元宇宙”阶段转向 “AI+AR 双轮驱动的可落地应用”。硬件轻量化、光学缺陷消除以及本地化 AI 推理的成熟,正为日常拍照、实时字幕、场景问答等场景提供技术底座。资本的持续注入与供应链的规模化产能,使得 “iPhone 时刻” 似乎不再遥远。
展望:若光学成本继续下降、AI 模型进一步本地化,智能眼镜的年均渗透率有望突破 5%,而 “显示屏+感知” 双功能 将成为高端机型的标配。需要警惕的则是各地区对隐私与拍摄的监管差异,可能导致功能碎片化,进而影响全球统一的产品布局。
参考来源
- Meta × Ray‑Ban 官方发布会:Meta 新闻稿
- IDC 2025 年智能眼镜市场预测报告:IDC 报告
- Wellsenn XR 2024 年行业数据统计:Wellsenn XR 数据
- 《盈科》访谈孟祥锋:《光学突围的背后》(2025‑11‑05)
- 深圳光电博览会现场报道:博览会回顾
- Quark AI 眼镜天猫预售页面:天猫官方店铺
- Rokid 众筹公告:Rokid 众筹页
本文由 AI 智能眼镜资讯探索频道独家编撰,旨在为您呈现产业全景与趋势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