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开笔记本,不是启动一个程序,而是唤醒一个懂你工作流、能自动整理会议纪要、实时翻译并生成演示草稿的“智能代理”。11月7日,在CIIE(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人工智能体验区里,这种未来感不再是概念稿——它正被硬件厂商和芯片巨头推到台面上。英特尔一位高管在现场直言:目前AI PC的采用率在持续上升,预计今年年底累计出货将达到约100百万台(1亿台),一时间,展区与社媒都被“AI PC元年”的话题刷屏。

英特尔的这句数字背后,正是硬件(CPU/GPU/NPU)与本地化大模型协同的产业想象。与此同时,高通中国主席孟璞在现场把话题推得更远:“我们正进入一个‘AI无处不在’的时代,AI将成为‘新用户界面’,智能代理将重塑人机交互。” 这既是愿景,也是路线图:从手机到汽车座舱,从AR眼镜到桌面PC,设备正被赋予“会话式、任务导向”的能力。

AI PC爆发:100M只是开始?
英特尔把桌面/笔记本的下一代定位为“AI PC”,强调CPU+GPU+NPU的协同。现场的一台搭载Core Ultra 200HX的“AI高静音游戏本”成了吸睛点,厂家强调本地推理与长续航能把AI能力带到办公、创作与娱乐三大场景。对比之下,AMD也在CIIE展示了可本地运行大参数模型的Ryzen Mini AI工作站,号称能驱动工业级机器人手的精准操控;戴尔则把展区分成“高效办公”“创意无限”“本地知识库”三个体验区,让参观者直观感受AI工具如何改写生产力流程。

硬件+生态的三叉戟
赛道的热闹不仅是芯片堆叠:高通带来了基于Snapdragon X系列的AI PC与平板,用以连接车载(与奇瑞合作)和AR眼镜(与小米、Rokid、Thunderbird合作);同时推出的“AI加速计划”意在把智能代理体验下沉到更多终端。展区里还能看到厂商用ArcSoft的视频超分技术、以及Unitree、Zhiyuan等公司把开源视觉模型、四足与人形机器人拼接成“娱乐+服务”场景。换句话说,这是一场硬件能力、算法服务与行业合作伙伴的竞合。

机器人与AR:终端多元化
展会并非只有笔记本和芯片;机器人已进入日常服务想象。Zhiyuan的Yuanzheng A2在银行展区做迎宾与互动,Unitree的四足与人形演示舞蹈与实操,甚至有厂商展示能单手解魔方的五指灵巧手。AR/MR设备(如PICO 4 类似体验)配合运动座椅,已能提供“接近线下游乐”的沉浸体验——这暗示着一个趋势:AI能力开始跨设备流转,个人AI不再局限一台设备,而是一个跨终端的连续体验。

风险与现实:隐私、碎片化与体验落差
热闹之下也有现实问题:本地化推理能缓解数据上云的隐私担忧,但人脸拍摄、被动录音等伦理/法规问题仍在发酵;功能碎片化会让厂商把用户拉进各自生态,从而降低跨设备的无缝体验。更现实的是,厂商的能力并非均衡,一部分初创已因交付与合规延迟而出局,而用户最终看重的还是“用起来省心和真能提高效率”。

你的下一台电脑会是“会说话”的代理吗?
从展会的热度和英特尔的1亿台口径来看,AI PC已从实验室走向渠道架构与消费者货架,但真正决定普及的,是“用着顺手”与“生态互通”。孟璞的判断很明确:AI会渗透到每一件终端和每一次交互。那么问题留给你——如果有一台能替你写邮件、整理资料、陪跑项目进度的AI PC,你愿意把它当成工作伙伴,还是还是把它当作必须监管的黑匣子?在评论里说你的立场与顾虑,我们来把这场“AI上桌”的争论继续下去。

参考来源:
- The STAR Market Daily News(科创板日报)CIIE报道 | 2025-11-07 — 图片与现场采访摘录: https://img.cls.cn/images/20251106/vq05ZN5Jkd_866x481.png
- Futunn 新闻图集(CIIE展区图像合集)| 2025-11-07 — 孟璞、厂商展区照片及说明: https://record.futunn.com/news-editor-imgs/20251107/public/17624793412843739523526.png
- Futunn / Newsfile CIIE图片集合(英特尔/高通/AMD等展品)| 2025-11-07 — 多张展会现场图: https://newsfile.futunn.com/public/NN-PersistNewsContentImage/7781/20251107/
- 企业声明与展览资料(英特尔、英特尔高管发言节选)| CIIE 现场,2025-11-07(现场报道)
